公司新闻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
发表日期:2024-09-25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简介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起源于1979年的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后在学科发展推动下,于1992年更名为“地图学与GIS”专业,并在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博士研究生招生。

自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实验室参与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8项国家级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来自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的项目,共计10项。

在众多高等学府中,南京大学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独树一帜。1957年,由任美锷院士和陈述彭院士鼎力推动,我国地图学泰斗李海晨先生亲手创建了南京大学地图学专业,这不仅是国内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设立的地图学专业,也是首个专注于地图编制和高级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

南京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系与国际地球系统研究所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学科建设,共享丰富的学术资源。该系内部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地球系统科学实验室、图像处理实验室、摄影测量实验室以及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室。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室,并与地理学相关学科共建地理与海洋科学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系统科学数据集成与分析共享服务中心挂靠在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2011年,获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批准,本学科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成立国家遥感中心江苏业务部,挂靠在南京大学。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由6个研究室(中心)组成,分别是地理空间分析与系统模拟研究室、遥感地学分析与计算研究室、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研究室、地图学研究室、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以及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

2、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经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于国内外。作为中国最早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它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先驱与发源地。

3、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由副所长兼主任周成虎、常务副主任陆锋、副主任庄大方、王英杰、苏奋振及诸云强组成。他们分别在时空数据挖掘、GIS空间数据模型、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可视化与电子地图系统、生态建模、地学数据共享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4、成立于1985年的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它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作为该领域的先驱者和孕育之地,实验室始终专注于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探索与创新。

5、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多个科研机构组建了联合实验室(Joint Laboratories),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联合建立,合作开展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介绍

1、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坐落在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占据着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空间。实验室环境优越,配备了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已构建了全校范围的局域网络,拥有完善的图形/图像输入、处理和输出设备,满足了进行相关研究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2、位于吉林省辉南县金川镇的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野外试验站,坐落在美丽的吉林龙湾自然保护区。这个试验站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关注泥炭沼泽湿地的植被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动态。

3、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任务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变化模拟与监测方向。该方向利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卫星遥感数据,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进行监测,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并致力于构建区域生态系统的动态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属于哪个单位?

1、初步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化的现场观测能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一期启动区综合楼及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已经完工,即将投入使用;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点项目和青岛“蓝色硅谷”的核心区,二期、三期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将为国家和地方的海洋事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科技支撑。

2、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地球信息科学在政府决策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642人,其中有正教授职称者226个;副教授508个;教辅高级108个;共副教授以上7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94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

4、北京校区:北京校区的地球物理学是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土资源管理,地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都是相当不错的专业,由于地理位置在北京,这也使得北京校区的就业要优于武汉校区。

5、省级教学团队:光电课程组教学团队、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美术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拥有1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方向与目标

1、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空间信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其核心任务是揭示人类空间认知的规律。实验室通过研究,将信息流的应用拓展到地球上物流、能流和人流的调控,为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2、LreisFinding计划聚焦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地球空间信息模型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目标是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系统。该计划与实验室的各类研究项目紧密集成,实验室将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创新性基础研究,为后续大规模研究奠定基础。

3、综上所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研究与成果对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并在人才培养、应用示范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实验室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地球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与指引。

4、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聚焦于GISci学科的核心技术与基础研究。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主研发第四代大型GIS基础软件平台,为新一代通用软件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探索中国海崖及近海卫星遥感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GIS在跨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

5、据有关资料显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由6个研究室(中心)、1个学术期刊编辑部和5个联合实验室组成,另外还有10个国内外学术机构依托或挂靠在实验室。包括:地理空间分析与系统模拟研究室:主要开展时空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地表过程模式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

6、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国际核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前沿课题,整合东华理工大学的学科资源和技术优势,关注重大关键问题,如铀成矿理论与预测、勘查方法技术、铀资源溶浸开采以及核辐射环境处理等。

地理实验室设备有哪些

1、地理实验室设备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设备、地质标本、气象仪器、环境模拟装置等。首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实验室的核心设备之一。GIS能够集成、存储、编辑、分析、共享和显示地理数据,为地理学研究提供强大的工具。

2、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起源于1979年的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后在学科发展推动下,于1992年更名为“地图学与GIS”专业,并在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博士研究生招生。

3、自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实验室参与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8项国家级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来自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的项目,共计10项。

4、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主要研究空间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电子地图、移动GIS等。特色包括空间数据规范标准的研究,不确定性度量理论,智能信息查询与管理,移动对象查询方法,数字矿山GIS等,部分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该方向在数据质量评价、三维可视化和网络GIS方面有深入研究,为GIS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支撑技术。

5、学院还设有5个旅游技能实验室,如“3D模拟导游实验室”以及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前厅”、“餐饮”、“客房”和“饮吧”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学设备的投入十分可观,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拥有一流的科研支撑条件,其大型仪器设备包括65台(套)价值超过10万元的设备,其中有12台(套)价值超过100万元的高端设备。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登录入口登录APP下载 版权所有